團隊聯系方式
團隊介紹
我校樊明武院士團隊牽頭申報的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基于超導回旋加速器的質子治療裝備研發"已獲得國家正式立項。目標是研制一套質子治療示范裝備,實現臨床應用。研發周期為2016-2020年。交叉團隊負責人樊寬軍教授為學者,負責項目的總體設計和組織,交叉團隊成員為該國家項目各個子課題負責人。
質子治療裝備由質子回旋加速器、束流輸運、能量選擇系統、治療臺架和治療規劃系統組成。是加速器技術、核醫學、精密機械、電氣工程、自動控制、超導技術、醫用影像技術等多學科交叉和整體集成的高技術產物;是醫工、醫理前沿交叉和匯聚的大型科研平臺。該項目將促進電氣、機械、物理、醫學、影像處理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學科增長點;催生我校質子治療學科的創立。
交叉團隊主要由四個團隊組成,包括我校電氣學院加速器團隊、機械學院旋轉機架團隊、同濟醫院影像醫學團隊、協和醫院臨床團隊組成,包括院士1名,學者1名,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分別對應承擔質子治療裝備研發中的相關任務。
電氣學院團隊:作為質子治療裝備研發的主體單位,主要負責質子治療系統總體方案與設計;同時,針對質子治療系統關鍵部件:超導回旋加速器、束流輸運線、能量選擇系統、治療頭與治療終端集成開展設計和研究;
機械學院團隊:負責旋轉治療機架的研制與集成。旋轉治療機架實現多照野治療的關鍵裝置,尺寸及重量大(大于150噸),需要解決其高精度定位的關鍵技術問題。
臨床團隊(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附屬協和醫院):質子治療系統最終將應用于臨床治療,臨床團隊主要負責治療端關鍵部件的方案設計與集成,包括治療規劃系統、圖像引導系統、臨床驗證與CFDA取證。
導師介紹

樊明武,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65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曾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匦铀倨鲗<?、磁鐵理論與工程專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多次應邀工作于美、英、法等國著名研究所,從事粒子加速器和電物理設備有關技術研究。在回旋加速器研制、改進工程中,發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論和主體技術。在3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研制中,解決了關鍵設備技術問題,使該加速器達到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被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為全國1996年十大科技事件之一,結束了我國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產中短壽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標志我國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達到一個新水平。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次,發表論文60余篇,專著2本。
研究方向:低能粒子加速器。
具體介紹:http://ceee.hust.edu.cn/teacher.aspx?id=8

樊寬軍,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第十批""國家特聘專家。1990年華中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畢業,1997年、2000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獲碩士、博士學位。 2001-2004年在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Juelich research center)作為青年科學家(Young scientist)。在核物理研究所(Institut für Kernphysik, IKP)的冷卻同步加速器(Cooler Synchrotron, COSY)從事中高能電子冷卻離子的理論和設計工作。2004-2015年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High energy accelerator research organization, KEK)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高能大功率質子加速器的物理與工程,包括質子注入、快/慢引出、空間電荷效應、軌道校正、束流動力學等。 2015年全職回到華中科技大學,任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所長。
研究方向:基于電子直線加速器的FEL-THz源、基于超導回旋加速器的質子治療系統、工業電子加速器、電子束處理環境污染等。
具體介紹:http://ceee.hust.edu.cn/teacher.aspx?id=400

陳徳智,博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1992.06、1995.06、1998.12分獲西安交通大學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及電工理論新技術博士學位;1999.01-2000.12華中科技大學電力工程系博士后;2001年起任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2013年晉升教授。2008-2009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計算電磁中心訪問學者;曾到德國馬普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IPP)學習訪問多次。主持與參與完成多項科研項目;與中核武漢核動力運行研究所合作開發國內第一套"蒸汽發生器傳熱管渦流檢測分析軟件"。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與同事一起先后獲得2001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4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擔任國際計算電磁學學會會員(ICS)(2003.10-),中國電機工程學報審稿人(2008.06-),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審稿人(2006.08-),國際計算電磁學會議CEFC、COMPUMAG會議審稿人(2006.06-),中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副秘書長(2012.10-)。目前承擔國家科技部ITER專項課題"ITER高頻負離子源技術研究"項目。
研究方向:長期從事電磁場理論及其數值分析技術,渦流無損檢測,帶電粒子束、加速器物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具體介紹:http://ceee.hust.edu.cn/teacher.aspx?id=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