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聯系方式
團隊介紹
本團隊負責人馬丁教授,團隊成員有高慶蕾教授、汪輝教授、李鵬程教授、王世宣教授、陳剛教授、吳鵬副教授。本團隊是在整合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光學工程3個一級學科基礎上,由我校同濟醫院和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長期共同合作從事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組成,年齡結構合理。建設目標在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建設一流的理、工、醫交叉學科研究團隊,為國家培養拔尖的復合型生物醫學創新人才。
團隊包括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一名“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一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一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一名楚天學者教授。團隊成員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國際一流的創新性研究成果。(1)在學術創新方面,已發表研究論文進800篇,其中影響因子>10的論文10多篇,主要發表于Nat Genet、 Cancer cell、 J Clin Invest、JEM、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Autophagy等國際一流的生物醫學與腫瘤研究期刊。出版專著18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北省成果推廣一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申報國際專利2項。于2008年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2)在人才培養方面,經過多年的建設,團隊學術梯隊更趨合理,90%成員具有博士學位,絕大多數學術骨干有出國留學或進修履歷。近5年內培養研究生389名,其中博士生125名、碩士生264名,培養博士后5名。并獲得國家“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一項,多人獲得國家獎學金。
團隊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腫瘤轉移的機制研究以及靶向治療,高危型HPV致宮頸癌的發病機理研究以及癌前病變的篩查和早期干預,卵巢癌的分子分型研究。
團隊成員研究方向涉及臨床醫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電子計算機等多個學科。在統籌各學科協調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著力攻關婦科相關的重大腫瘤疾病,例如:宮頸癌、卵巢癌等,不斷揭示疾病發病新機制和開發疾病診療新技術:1、運用前沿的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首次發現我國漢族婦女宮頸癌易感基因位點和HPV的整合位點,并利用基因編輯手段逆轉HPV持續性感染和癌前病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JCI等國際權威期刊,鋅指核酶陰道栓劑已通過醫院倫理批準,已成功注冊了國際臨床試驗,并在宮頸癌前病變病人中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2、運用電子計算機、臨床醫學等研發人工智能識別的卵巢癌超聲圖像識別系統,并在卵巢癌的早期診斷和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績,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何梁何利獎一項;3、運用生物化學、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等開發HPV感染的納米粒制劑,并獲得多項發明專利;4、運用生物化學、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在腫瘤轉移研究領域,首次成功合成可識別和滅除微轉移癌灶特異性靶向肽,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癌新藥“重組腺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制劑” 進入III期臨床試驗。
導師介紹

馬?。含F任華中科技大學二級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教育部腫瘤侵襲與轉移重點實驗室主任。擔任亞太婦科腫瘤學會副主席,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理事,湖北省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是我國婦產科學界首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0年)和“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02年)。主導編寫婦科惡性腫瘤診療指南,主編國家規劃教材醫學生八年制《婦產科學》和英文版《婦產科學》。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發表論文486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J Clin Invest 和J Exp Med為代表的SCI雜志發表論文163余篇,總影響因子612.7分,總計被他人引用4262次,被Lancet等國際期刊他引2630次。帶領同濟醫院婦產科兩度獲國家重點學科,2009年獲國家精品課程,2010年獲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及實驗室分別在2006年和2008年獲教育部創新團隊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4年獲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高慶蕾: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留美博士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聘敝魅?,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北省婦科腫瘤學會常務委員,國家精準醫學專家庫專家。長期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婦產科常見病、疑難病診療具備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手術操作精湛,擅長婦科惡性腫瘤及子宮內膜異位癥尤其盆腔深部內異癥等困難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獲得科技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等多項基金的支持,參編多部婦產科專著和教材的編寫。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20篇,其中SCI論文77篇,總影響因子400分,近5年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7篇,包括J EXP MED,Nat Commun,Autophagy,Clin Cancer Res和Cancer Res等國際一流雜志5篇,他引1734次;也獲得了全國“榮耀醫者”公益評選——青年創新獎第一名、“全國百篇優博提名獎”、“楚天學子”、武漢市“首屆中青年骨干醫師資助計劃”、同濟醫院“首屆十佳優秀青年基金”及全院手術量全年第一等在內的多項榮譽。

汪輝:教授,主任醫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和浙江大學腫瘤博士后。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副院長,同濟醫院手術總監,婦科腫瘤??聘敝魅?,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青年副主委, 湖北省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項及973課題1項;主要從事宮頸癌的的發病機制及癌前病變的篩查,近五年發表包括Nature Genetics, J Clin Invest, Cancer Res 在內等SCI論文24篇,獲2014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及二審評委。

李鵬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光學成像技術與儀器研究,發展了生物功能的激光散斑檢測原理、方法與儀器,研制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統、腦皮層功能多參數光學成像系統、近紅外腦功能成像系統等儀器,在解放軍301醫院、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等二十余個科研與臨床機構應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在NeuroImage、Optics Letters等期刊發表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文四十余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F擔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醫學光子學分會秘書長、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委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腦機融合與生物機器智能專委會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保護與康復專委會委員。

王世宣: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楚天學者特聘教授,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F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婦科主任,國家婦產疾病臨床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及湖北省 “腫瘤侵襲與轉移”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秘書長,湖北省醫學會婦產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婦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女性盆底生殖健康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